前幾天回診產檢, 依照慣例的, 醫生先聽聽心跳, 在聽心跳的同時, 醫生說, 這baby很活潑喔! 因為醫生在聽心跳時, 也聽到BB"拳打腳踢"的聲音! 再來看超音波, 醫生又說了一句, 真的很好動喔! 就看著螢幕, 小肉肉動來動去的, 果然活潑! 的確, 這一陣子, 小肉肉的胎動是越來越明顯, 也越來越"有力"!
看完超音波, 醫生順便看了一個月前做的羊膜穿刺報告, 一切都沒有問題, 也順便確認了小肉肉的確是XY....男生! 再來, 醫生說她想幫我安排檢查是否有糖尿? 因為她覺得我的"肚子"有點大, 但她又說, 她不是說我肚子大, 因為到目前我只胖了4公斤! 其實我和老公都聽不懂醫生的意思! 醫生繼續說, 她覺得我的羊水有點多, 但不是過多, 為了確認, 所以下次產檢要順便抽血檢查是否有妊娠糖尿! 還問了我和老公, 出生時, 誰是巨嬰? 但我和老公出生時的體重都很正常!
我和老公是對不太會問醫生問題的夫妻, 常常在事後才在想, 為什麼會這樣? 為什麼會那樣? 可能是一直覺得不會有什麼問題也沒有太放在心上, 直到同事們都問醫生有說羊水多會怎樣嗎? 是什麼原因造成的? 我真的被一問三不知!! 決定還是上網查查羊水過多過少的前因後果吧!!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從懷孕開始即有羊水產生,為一無色液體,其分量會隨懷孕週數而增加。
羊水的功能有二:
•緩衝外界的壓力與溫度,減輕外力對胎兒的衝擊,維持胎兒所處環境的溫度在一定狀態。
•提供胎兒身體所需養份。
胎兒吞嚥羊水 --> 腸胃吸收羊水中的養份 --> 腎臟過濾無用物質 --> 進入膀胱 --> 排入羊水 --> 吞嚥羊水。
羊水的量,在懷孕的過程中,逐漸增加,在 34 週時達到最高峰,平均約 980 c.c ,然後再逐漸少。足月時的羊水量,約為 830 c.c ,到了 42 週時,就只剩下 550 c.c 了。為了維持羊水的量,胎兒每天吞入 400-500 c.c 的羊水,同時也經由尿道排出等量的尿液,因此維持了羊水量的平衡。
胚胎藉由羊水形成一個屏障,能在羊水中自由的漂浮,這樣有浮力的羊水提供胎兒的幫助不勝枚舉,包括:
1.允須胚胎 (胎兒)對稱的向外生長。
2.當作防止感染的障壁。
3.允須胎兒肺部的正常發展。
4.避免羊膜粘到胚胎 (胎兒)。
5.分散胎兒因母體衝擊所造成的傷害。
6.維持子宮內恆定的溫度,而有助於控制胚胎的體溫。
7.使胎兒自由的移動,有助於胎兒四肢肌肉的發展。
8.維持液體與電解質的恆定。
羊水量多少才算正常?
正常情況下,羊水量隨著妊娠週數會慢慢的增加,在懷孕 10週時約為30毫升,在20週為350毫升,在37週之前增加到700 - 1000毫升(如下表)。
當妊娠中任何時期羊水循環出了問題,造成羊水量的異常,就有可能導致羊水的量過多或過少。不過輕度或中度的羊水過多(羊水量超過2-3公升)是相當常見的,大多沒有什麼問題。但在臨床上,我們沒有辦法將羊水收集起來計算,目前的診斷大多以超音波來測量,當然醫生的觸診與經驗也可提供診斷的參考。
懷孕期間正常羊水量 | ||||
週數 | 胎兒重量 (克) | 胎盤 (克) | 羊水量 (毫升) | 羊水所佔的比例 (%) |
16 | 100 | 100 | 200 | 50 |
28 | 1000 | 200 | 1000 | 45 |
36 | 2500 | 400 | 900 | 24 |
40 | 3300 | 500 | 800 | 17 |
羊水為何過少?
1.大多是由於胎盤血流減少,造成胎盤功能不足所致。
2.產前早期破水,也會發生在大約 10%的妊娠中,是羊水過少常見因素。
3.當胎兒腎臟有問題時 (如兩側腎臟發育不良或無發育),胎兒尿液無法供給羊水,也是原因之一。
4.胎兒泌尿道阻塞,也會發生相似的液體減少現象。
羊水過少的合併症
包括:胎兒肺發育不良、臉部缺陷、四肢缺陷,這是由於胎兒缺少羊水的保護,成長空間受限及胎兒被擠壓的結果。臍帶的壓縮造成血液的供輸不良,也是羊水過少的潛在後遺症。
羊水為何過多?
1.大多數原因不明 , 約佔 60% 。
2.20%是由於母體健康的因素所引起的 , 像是妊娠糖尿病 。
3.20%起源於胎兒 , 一些胎兒異常與羊水過多有關 , 像是胎兒腸胃道阻塞或食道閉鎖 , 導致胎兒無法吞嚥羊水 , 這種羊水的聚積是由於羊水無法被胎兒的胃和腸消化。此外 , 有些胎兒則是由於神經肌肉的病變而無法吞嚥羊水 。
羊水過多的合併症
對於羊水過多的孕婦 , 最常見的合併症為早產、產前早期破水 , 以及造成母體的不適 , 如氣喘 、 腹痛等 。
羊水與胎兒健康
所謂羊水,是指在懷孕過程中,環繞胎兒四周之液體,這些羊水除了早期妊娠提供胎兒適度營養,於懷孕中期,還提供胎兒運動、生長、呼吸道、消化道循環以及胎兒尿液排泄的場所,可說是胎兒生長過程中必備之生存條件之一。 羊水之含量及其成份是隨著懷孕過程而有所改變,於三個月大時,羊水量約50c.c.﹔於五個月大時,約400c.c.﹔於妊娠九個月大時達到最高量,為1000c.c.隨後慢慢減少至生產為止。 胎兒的生長,尤其是四肢及軀幹,必須有一充分之空間來伸展,羊水就是提供這種功能之場所。除此之外,胚胎早期發育時,皮膚上有物質交換之時期,也是營養提供之地方。而呼吸道肺泡細胞之發育成熟,也是藉助羊水之伸張來進行。長時間之羊水過少或羊水流失(如破水),不但會造成胎兒發育不良、成長遲滯,還會造成胎兒肺部不成熟以及四肢畸形之產生。 羊水之來源,初期為胎盤及胎膜分泌出來,後來加上呼吸、消化道之排泄及分泌液﹔以及由胎兒腎臟製造胎兒尿液合成。於懷孕的某一段時間內,是呈現平衡狀況,也就是由上述地方分泌出來,然後由胎兒吞嚥呼吸,胎盤血流代謝處理掉,若是生成或排泄之速度改變,就會造成羊水過多或羊水過少。 羊水量若是超過一定限度,就會造成懷孕子宮變大,導致子宮伸張以及早期宮縮、早產之結果,甚至於會使羊膜破裂、羊水流失。若是羊水量減少,就會造成子宮變小,胎兒發育不良,胎盤早期剝落,以及胎兒四肢畸形。 羊水量少之原因,可能是胎兒生長遲滯﹔病毒感染﹔胎盤功能不良﹔早期破水﹔重症甲型海洋性貧血﹔胎兒先天畸形﹔胎兒腎功能不良或胎兒無腎症 …… 等。 造成過多原因有:胎兒畸形、食道廔管、消化道阻塞、神經管缺陷﹔妊娠糖尿病以及不明原因。 最重要是先找出是否有孕婦所造成之問題(如糖尿病、妊娠高血壓 … 等)或胎兒問題(如先天畸形、腎臟發育不全、消化道阻塞 … 等)﹔先施以診斷,在考慮如何處置,有些羊水過多症,需施以羊水過多抽取術,以避免早期宮縮早產之問題,或對於羊水過少者施以羊水灌注法,以避免造成胎兒肺臟發育不全或四肢畸形。無論如何,皆需個別視原因而定,來加以處理。
文摘至--謝景璋 醫師